FredaDESU

Fredaです!
时隔四个月更了一篇文。中间真的感觉要完全写不出东西了。但真的,只要继续下去总不会太糟糕。
在无力感爆棚的时候,也唯有此一路。

一场关于“自我”的讨论:我们每一个人都是Birdman

 

因为我实在是太不喜欢奥斯卡每年的“最高学院风”了,所以如果不是因为某位朋友的搞笑安利,我大概永远不会去看这部最佳影片。事实证明,多少年来难得地与学院的想法一致了。第一天看完之后,一切情绪如潮水般涌来久久不能平静。第二天晚上又看了第二遍,然后晚上半天没法入睡。

不为别的,因为这“鸟人”就是生活,就是每个在世界上苦苦挣扎的“自我”。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这部片子并没有什么所谓“看懂”的难度,也不一定需要知道一切演员的各种现实梗。它是一部只要你跟着主角进入其中就可以感受到真意的影片。我在看片的时候并不知道这就是我当初大爱的《通天塔》的导演。并不熟悉男主角,根本就不知道基顿曾经演过“蝙蝠侠”(是的,我就是那些只认识贝尔的无知小孩之一,所以尽管来嘲笑吧)。由于并不喜欢诺顿,我也不知道他是个“戏疯子”。看电影的时候,我甚至都没有认出来娜奥米。Anyway,我还是被这电影感动得一塌糊涂。

《鸟人》精妙的地方不在于它对好莱坞的讽刺,而是它以一种十分精巧的方式包裹了导演对于“自我”的思考(或者说是自我与外界、自我价值实现与社会认同)。所谓的对超级英雄片的讽刺只是一个完美的巧妙的切入点。舞台剧本身、Riggan的个人生活迷局、电影中的社会环境、演员们巧合的个人经历以及我们的现实,在不经意之间构成一个层层相套的大戏,而讨论的核心仍然是身为人的“自我”。(片中其他角色其实也是反映了这个主题的挣扎,所以我并不赞同仅将解读定义在“中年危机”上,当然这里还是主要谈谈Riggan。)

或许最小的舞台剧本身会是一个不错的解读切入点。Riggan选择雷蒙德•卡佛,选择《当我们谈论爱情的时候,我们谈论什么》是有原因的,因为Eddie本身就是一个寻求认同的角色。在谈论爱情的背景下,剧中的Eddie渴望被爱,渴望一直被爱,不被爱所抛弃,为了赢得爱而不断地做着可悲的改变。Eddie最终选择了举枪自杀,临终之前说的最后几句话令人心碎:

What’s the matter with me?

Why do I always have to beg people to love me?

I just wanted to be what you wanted. You.

Now I spend every fucking minute trying to be somebodyelse, someone I’m not.

I don’t exist. I’m not evenhere.

在理想的状态下,我们都希望一直被爱,并在某种意义上希望这是一种不断升华的爱,能够与我们的自我认知、自我意识相重合。但很可惜这似乎是一种绝对的奢侈。Eddie为了能继续获得Terri的爱而牺牲了自己,但最终他失去了Terri的爱,他也失去了自己。最后一句台词在之前的预言版本中都没有,但绝对是精彩的点睛之笔。Terri已经不存在了,即使被告知“你值得被爱,错的是我”对Terri而言也没有任何意义。举枪自杀则是戏剧冲突的顶点,也是剧中人物自我迷失的唯一出路,这点在后面还要再讨论。

接着我们可以来谈谈Riggan自己了。这部分的解读比较个人化,也请大家多看看各方观点。推荐一下我自己非常喜欢的一篇影评:《自我实现的迷局》http://movie.douban.com/review/7353872/

在Riggan身上体现的是一个以戏剧化方式放大的矛盾。他是著名的“鸟人”。20年前的。他享受做“鸟人”么?哦,他当然享受!“鸟人”的身份极度满足了他渴望认同的心理。他因为这一个身份获得了享之不尽的关注。但是,我们身为人最最可悲的一点就在于自我与外部认识的“不对称”。Riggan在心里渴望以“演员”的身份获得这个社会的爱。所以他要拒绝第四部片约,所以他要在20年以后以一部如此哲学酸味儿的舞台剧来证明自己不是鸟人,不是社会所定义的那副样子。这是我们经常会做的一件事情,以一种更为高端和高尚的标签来试图重新定义自己,获得新的社会认同。可惜的是,Riggan并不是一位好演员,一切也就陷入了混乱的泥潭。

在Riggan看来,他自己在不断地努力,甚至为这一切倾尽了全部却没有得到一点尊重和回报。他的私人生活一团糟,亲近的人都不能理解和支持他为这部剧做出的牺牲。他是theater的笑话,剧评人丝毫不管他的努力,一心只想摧毁他。他不断地被自己麾下的演员抢风头,社会的目光一点也没有转移他的演出上。这种挫败感和内心渴望的矛盾在影片中不断升华,并在街头裸奔那一段达到了顶峰。Riggan为了赶过去演出最后一幕在街头裸奔,他忍受着一切,但是却遭受到了整个时代广场的羞辱。

此后在彻底的颓废中,影评进入了非常诗意化,也是非常具有魔幻现实主义风格的一段。Riggan内心中“自我”的代表——“鸟人”开始急速膨胀。他开始试图从困局中挣脱,摆脱对社会认同的渴望,摆脱虚荣与外在的一切。All these craps just don’t matter anymore. He doesn’t give a shit. 他就是自由的鸟人,高高地飞翔在纽约之上,他就只需要活在自我之中。此时,Riggan在内心深处他清楚地明白最终得到的不会是他想要的,这现实中的一切形式的认同表达都是与自己格格不入的,最终都无法满足他。最后的登台表演是Riggan完美的自白,现实与戏剧的完美结合。他认清了自己的悲剧,渴望被爱与徒劳的自我改变,而他本身早已完全迷失在这场挣扎之中,不复存在了。因此,他只有举枪自杀,杀了Eddie,同时杀了Riggan。

手术后醒来的一段情节,我认为更多的是对社会环境的讽刺,其实这些变化于Riggan自身而言意义都已经不大了。他是以舞台剧的“无知之美”再次获得了成功,戏剧化的自杀重新得到了社会的爱。(这些成功在开枪之前都是可以预料到的。)但是这一切都已经是外部的了,与他本人没有太多瓜葛。甚至到了最后“鸟人”的身份也不再重要了。他不再需要“鸟人”身份带来的膨胀感了,因此那个新安上的鼻子是那么的可笑而讽刺。他不再是任何事物,不再需要任何符号,不是舞台上的Eddie,不是鸟人,不再是那个被挂上各种标签的Riggan。于他的自我而言,所有的意义就在于自我本身,在于最后的纵情飞翔。

没错,我们的那一点点自负和骄傲在人类历史、在地球历史中算个毛线,但是我们还是要赖以此生存。

这就是这部影片的真意所在,我想也是每个人在人生历程中都体会过的挣扎。当然,超级英雄的外衣与社交舆论的环境确实起到了非常绝妙的放大化的效果。让这个人内部自我挣扎的主题得到了如此巧妙的呈现。

另外最后我想说一下这部电影最被津津乐道的选角和摄影。毫无疑问两者都是非常的赞,但是最关键的一点不是技术层面的,而是这一系列因素对“真实感”的贡献。长镜头的摄影绝对是必要的,不是因为要秀技术,而是它为我们营造了一个异常真实和紧张的环境。配合上音乐的效果,真的让人觉得似乎进入了这些人的生命,进入了这部舞台剧繁杂的幕后生活。其次,演员选角也是一样。一定程度上真实生活与角色设定的重叠,让你甚至感受不到他们在演戏。最见导演功力的就是这部电影对各种因素(包括摄影、特效、音乐、表演等)的融合(不仅仅是运用),一切都是为了真实感服务。我想这也是本片为学院称道的关键一点。真正做到了把“真实感”溢出了荧幕。呵呵,这可不是简单的3D可以办得到的。

 

 

评论(9)

热度(1)